本招商公告不删除将长期有效
受委托,我公司欲招商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大狐狸山南地区铜多金属矿的矿权拍卖,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8853131157
山东茂恒拍卖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大狐狸山南地区
铜多金属矿普查简介
一、基本情况
勘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北约1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管辖。内蒙古百利泰矿业有限公司拥有探矿权,证号T15120080202002555,有效期为2010年2月10日~2011年2月9日。地理座标:东经 100°00′00″~100°07′00″、北纬 42°21′00″~42°26′30″,面积97.65km2。
二、现开展工作情况 (截止7月份)
本次工作区是探矿权范围内的三个不同的部分,为Ⅰ区铜金矿普查、Ⅴ区铜钼矿普查、Ⅲ区金多金属矿预查。按审查批准后的设计,逐步开展各项工作。现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1∶2000地质草测2km2,1∶10000地质草测4km2,1∶2000地质修测1.6km2,槽探1214m3,钻探1356.33m,各类样品721件。
三、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1.Ⅰ区
Ⅰ区施工探槽76条,圈定主要矿体及蚀变带25条,长86~362m。并对主要矿脉进行钻探工程揭露,已施工完成5个钻孔:00ZK1、00ZK2、02ZK1、172ZK1、240ZK1。现验证异常JD1-3,施工ZK3,已钻进至330m,40~90m见大量黄铁矿细脉,宽多3mm左右,两侧岩石见绿帘石化,部分细脉内见黄铜矿。主要矿体地质特征及见矿情况如下:
①Ⅱ、Ⅲ号铜金矿体
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两条矿体近平行分布,地表由TC0-1、TC0-2、TC3-1、TC3-2、TC4-1控制。总体走向292°,倾向202°,倾角80°~87°。长133m、196m,厚1.00~3.10m。
Ⅱ号铜金矿体:TC3-2中矿体宽2m,Cu平均品位2.28%,伴生Au1.28×10-6。00ZK1见矿位置24.63m~35.90m,样长11.27m(厚度大于5m),Cu平均品位4.04%,伴生Au品位0.42×10-6。
Ⅲ号铜金矿体:02ZK1H6深度43.33~44.37m,样长1.04m,Cu品位0.72%,伴生Au品位5.96×10-6。00ZK2H2深度71.13~72.43m,样长1.30m,Cu品位0.81%,伴生Au品位1.28×10-6。
②ⅩⅥ号铜金矿体
沿硅质岩与安山质角闪石晶屑凝灰岩界线分布,由172TC1、176TC1等5个探槽控制,产状较稳定,舒缓波状展布。走向43°,倾向313°,倾角64°~84°,向向斜褶皱构造的核部倾,与ⅩⅤ号矿体沿向斜轴线近对称分布。长334m,厚1.60~7.00m。黑色电气石石英脉边部含孔雀石、红褐色大量褐铁矿石英脉,后期充填碳酸盐。其中172TC1中矿体宽3.70m,Cu平均品位0.67%,伴生Au0.30×10-6。据此施工的172ZK1实际见矿深度64.53m~83.75m,岩心较破碎,白铁矿、黄铁矿分布较多,黄铁矿分布在裂隙面呈薄膜状,与岩心轴夹角陡倾,轴夹角约为5°-30°,黄铜矿,和黄铁矿、白铁矿共生。172ZK1H5深度67.23~68.53m,样长1.30m,Cu品位0.22%。
③ⅩⅦ号铜金矿体
细粒闪长岩体南侧,并与岩体和地层的界线近平行分布。由TC1、TC4、TC7三个探槽控制。走向287°,倾向17°,倾角88°,长294m,厚1.10~3.90m。为碎裂岩,发育褐铁矿化气孔状石英脉、含孔雀石碳酸盐脉,多条、较密集。
TC1中矿体宽2.10m,Cu平均品位1.74%,伴生Au0.58×10-6。
TC4中矿体宽6.90m,Cu平均品位0.78%,伴生Au1.50×10-6。
据此,布钻孔240ZK1,控制ⅩⅦ号铜金矿脉斜深120m。40m~200m,岩心内发育大量黄铁矿细脉,宽多1~3mm,轴夹角10°~20°,较172ZK1宽且分布密集。部分黄铁矿细脉内含少量黄铜矿。
2.Ⅴ区
①完成1:2千地质修测1.6km2,对原施工的探槽和钻孔重新认识、编录,圈定一个斑岩体、多条高岭土花碎裂岩及碎裂状花岗闪长岩带。按照设计施工钻孔23ZK1,终孔深度341.61m.该孔所见岩石均为主体中粒花岗闪长岩。共见6层Mo矿体:
23ZK1H6,见矿深度186.96~188.56m,样长1.60m,Mo品位0.06%;
23ZK1H13-H17,见矿深度224.40~233.20m,样长8.80m,Mo平均品位0.08%;
23ZK1H20-H23,见矿深度236.30~243.10m,样长6.80m,Mo平均品位0.08%;
23ZK1H26-H27,见矿深度246.30~249.00m,样长2.70m,Mo平均品位0.07%;
23ZK1H32-H34,见矿深度256.00~260.90m,样长4.90m,Mo平均品位0.06%;
23ZK1H39-H40,见矿深度267.60~270.50m,样长2.90m,Mo平均品位0.04%;
②在11线较好地段布设施工钻孔ZK11-2、ZK11-3、ZK29-1,控制斜深320米。
四、成矿前景分析
根据以往地质资料成果,并与已探明的邻区小狐狸山矿区类比,结合目前取得的地质勘查成果分析认为,该区位于北山成矿带上,中酸性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较为发育,化探异常发育,周围铜金矿、铜钼矿,金矿等较多,成矿极为有利。据目前已圈定的斑岩体分析,矿化尚好,有望成为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现仅对Ⅰ、Ⅱ、Ⅳ区开展工作,地表含金铜矿体分布较为密集,地表发现大小矿体、蚀变带25条。总体沿石灰闪长岩与火山—沉积岩地层接触带展布。激电异常发现多处,规模较大,极化率较高,有一定深度延伸,本区有望发现一定规模的含金、铜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