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广播里发出“拍卖人生”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神发现是自己听错了,耳误。但紧接着就冒出一个滑稽的想法,于是把这几个字放在题目上,仔细端详。不过您千万别误会,这题目与拍卖师的拍卖生涯没有丝毫联系。
我的困惑是:如果把人生拿来拍卖,会不会有人举牌?举牌的该是些什么人?他们会给出怎样的价格?
仔细想来,这看似荒唐的诘问,还真包含了点儿人生况味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尚且千差万别,何况人乎?由于来到世上的时机、环境的不同,人生际遇自然毫厘千里、胡越殊风。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决定了一生活动的舞台;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则决定了一生基本的却是关键的背景。春秋征战成就了称雄的五霸;抗战的硝烟造就了多少民族英雄;离开冷兵器时代,就没有欧也子精湛的铸造;不是改革开放,哪有今日经济的繁荣?战火硝烟里呱呱坠地的婴儿,日后有可能成为叱咤风云的猛将,当然也可能成为乱世枭雄,但却很难想象变成风流倜傥的服装设计师或憨实勤勉的烹饪高手。
真正的大师很可能常常感到人生的落寞孤寂,那是站在峰颠不见同类倾听者的悲凉。于是才有面向苍天豪迈地发问,因此才有面对自己拷问式的变与不变的哲思。天问的声音振聋发聩,思考的力量悄无声息。然而都如月华澄澈,空谷传音,绵延万里。
成不了大师,那就成就财富。于是嘈杂间殷商富胄多有显现。有绫罗绸缎的轻松潇洒,有朱门酒肉的十里飘香,有飞檐斗拱的深宅阔院,有旗锣伞扇的八面威风。良田千顷山河近,广宇万间金碧辉。轻歌曼舞,歌舞生平,俨然成了生活的主旋。
大师富胄,非比寻常,因此历朝历代凸显者如凤毛麟角。惟有草根一族,永远在社会的底层,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底层而牢靠,因为主流而浩大。草根一族竟是那样稳健和牢固。他们才是社会的主流,他们的生活才是生活的常态。谁能够正确解读草根的真谛,谁就能驾驶太平盛世的诺亚方舟。
时光流水,皆成往昔。富贵贫贱,遂成泡影。如今我们把英才、富胄、草根等等诸般角色全都拖到拍卖场中,试图叫卖一番,热闹的台下将会作何反响?我想无论喊到哪一个名字,只有同一种境遇:竞争者肃然而立,鸦雀无声。
没有声音便没有竞争,没有竞争便没有成交,没有成交就只能流拍。果然如此,诸君不都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声音还是有的,只是报价与你膨胀的身份不再关联。没有迟疑,没有卖弄,没有讨价还价。——那声音就是爱,纯粹的爱。是的,只有纯粹的爱才会奋不顾身,只有纯粹的爱才能照单全收,无论是来自父母之爱,还是男女之爱。
试想,当人生拿来拍卖的时候,你会在举牌者的高价中动心吗?你会为美丽虚幻的光环出卖自己吗?当然,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也不可能接受你自我膨胀的价格。
在人生面前,英才、富胄与草根突然抛弃原有的价值标准,瞬间回到同一起跑线,因此也就有了生命的基本权利,也就有了生命的相同分量。
我们未必清楚,耗尽毕生精力所追寻的,究竟是什么。曾经看似光鲜亮丽的东西,未必都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因此也未必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其实,我们只是把人生颠倒个顺序。翻过来,我们的思路未必还这样清晰。
文章来自转载